
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,充分展现“庐山悠”的内涵与“庐山的日常之美”,九江市委宣传部拟在2026年出版“《何以庐山》——庐山天下悠”主题画册,现向全社会征集相关图片。 一、组织机构 主办: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 协办:九江市摄影家协会 二、作品内容 征稿内容以庐山人文影像为主,兼顾庐山历史老照片、自然生态类的照片等。采用纪实摄影风格,捕捉自然生动的瞬间,各类图片均要突出人的参与,多强调人物的表情和故事的细节,整体色调温暖,充满生活气息。 (一)地理空间:展示庐山地质构造、自然景观和空间格局,如奇峰峻岭、冰川遗迹、峡谷、云雾、瀑布、湖泊、云海、雾凇、竹林与花径等。 (二)历史留痕:展现庐山作为历史舞台层层积淀的重大历史事件,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白鹿洞书院、摩崖石刻、白居易草堂遗址、牯岭老别墅群、庐山会议旧址、名人旧居、宗教建筑以及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标志性场景等(特写石刻、古籍、旧档案等历史细节,可将历史老照片与同一地点的当代照片并置)。 (三)人文内涵:聚焦庐山孕育出的文化艺术成果,展现人如何用思想、艺术为山水“赋魂”。这是“天下悠”的“神”所在,包括诗词、书院、建筑、宗教、隐逸等元素,内容包含但不限于: 1、文学现场:如在陶渊明醉石前的游客,现代人在李白、苏轼等吟咏过的景观前凝望与沉思等。 2、艺术创作:如画家在庐山写生、书法家临摹石刻、摄影师捕捉光影的瞬间、桃花源中的国学培训等。 3、文化传承:书院中学子研学、寺庙僧侣修行、桃花源隐居的网红和外国人群体等。 (四)庐山悠生活:展现历史与人文如何最终沉淀为一种独特的、可触摸的“庐山生活方式”。包含但不限于: 1、市井烟火:牯岭街市的清晨、菜场的叫卖、咖啡馆的闲适、庐山种菜(庐山小土豆)、老别墅中的生活、户外爱好者群体、周末登好汉坡的人群等。 2、手艺传承:制茶师傅、石刻艺人、日常饮食等。 3、生活节律:晨练、散步、下棋、晒秋、围炉夜话等。 4、温情归宿:牯岭街市夜的热闹、夜色中的万家灯火等。 三、征稿规则 1、投稿者必须实名投稿; 2、作品原则上拍摄时间不限,但必须标注拍摄时间,除历史图片以外,所有图片必须为彩色图片; 3、自然生态类型图片只接受单幅照片投稿,社会生活类型的照片单幅、组照均可; 4、投稿者投稿数量不限(注:每幅/组作品为“1件”); 5、所有投稿都必须以“客观记录”的方式来呈现,不得对原始影像进行增减与合成,只允许对影调和色彩、反差、饱和度等适度调整和润饰; 6、只收电子文件,格式为jpg,文件须在3MB以上(大图)(历史资料照片除外),作品文件命名格式统一为:作者名+作品名+拍摄时间和地点+手机号;如:张三+《我在某某民宿度假》+2025年x年x日拍摄于庐山大林沟路xx号庐山某民宿+1370792xxxx,每张图片附100字左右文字说明。 7、收稿邮箱:639479184@qq.com,联系人:宋小勇(13507928115),李涛渊(13879268862)。 四、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6年1月15日(投稿须在此期间送达,建议不要在最后一天上传作品)。 五、荣誉设置 入选摄影作品预计300幅(组),稿酬分为2类,其中第一类为每幅(组)500元,第二类为每幅(组)200元。所有入选作者赠送画册2本。 六、特别说明 1、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选送作品的实际作者,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,凡因稿件或投稿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; 2、主办方对本次征稿启事具有最终解释权,对选用图片评委会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