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
阿联酋迪拜时间3月16日晚,第四届迪拜哈姆丹国际摄影大赛揭晓,九江市武宁县摄影师张项理的摄影作品《哺育》获奖。据其介绍,他的作品荣获的是“生活色彩组第二名”。
4月6日,浔阳晚报记者联系上了张项理本人,听他讲述了获奖背后以及关于摄影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抓拍得来精彩瞬间
张项理真正拿起相机摄影是在4年前,自然风光、人文纪实、野生动物和商业摄影,他都有所涉猎。但谈及最爱,他坦言还是拍摄野生动物。

hexintishi张项理的作品《哺育》(本人提供)
这张获奖作品的主人公,就是野生鸟类寿带鸟。张项理说:“‘近山识鸟音’,每种鸟类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,为了拍得一张好的作品,对这些必须了解。寿带鸟繁殖期在5~7月。多数时候会在5月末6月初筑巢,为了哺育后代,它们会选择在村庄边上筑巢,因为那里昆虫和蛾类比较多。遵循这些规律,我找到了寿带鸟的踪迹,发现了鸟巢之后,我没有惊动它们。而是在一旁静静地守候,等待雏鸟跳枝,大鸟给它们喂食,最终将这温馨的一刻定格。”
“走出嘈杂的城市,背起摄影行装,融入大自然,在自然的清新空气中,在跋山涉水中,在朝夕奔波中,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清幽秀美、勃勃生机。《哺育》这张作品充满了灵性,是在我几千张抓拍的图片中精选出来的,构图、色彩方面都经过了仔细地斟酌,以表现出最具情感表达、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。”张项理对记者说道。
频获国际大奖
在张项理家里,记者注意到,书架上堆满了各种获奖证书,仅3月份就获得了塞尔维亚第二届摄影新视觉国际摄影大赛金奖、德国DVF三地巡回国际摄影展金奖等国家大奖。

迪拜王储哈姆丹为张项理颁奖。(本人提供)
谈到获奖,张项理表示,这既靠天赋又靠勤奋。上世界80年代初,张项理在部队宣传科接触过摄影,那时候,他就在摄影方面表现很突出,但真正开始职业摄影生涯,还是近几年的事情。张项理喜爱书画收藏,经常会跟藏友沟通交流,书画的色彩构图与摄影在某些方面是契合的,因此,他的这个爱好对他的摄影影响不小。
在朋友眼中,张项理是个勤于创作的人,总想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。当记者问:“这么多摄影作品中,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张?”他笑答:“没有最欣赏的,总是希望将来的比现在的好。”为何钟情于摄影?“摄影可以陶冶性情,是一种高雅的艺术。”
远赴非洲拍摄野生动物
为了摄影,张项理天南海北都去过,甚至不辞辛苦远赴非洲。《母子情》定格的就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长颈鹿哺乳的画面。为了抓拍这含情脉脉的一瞬间,张项理整整蹲守了一天,当阳光洒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时,长颈鹿正好在给宝宝哺乳,就在那一刻,唯美温馨的画面瞬间被张项理的快门给记录了下来。他告诉记者,尽管一天下来人难免疲乏,但是拍到了满意的作品,身体上的不适早就被自己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张项理记忆犹新的,还有在非洲拍摄的一组角马大迁徙的照片。他连续去现场三次,都没有找到好的角度,因为都是背对着角马,直到最后一次,拍到了角马正面迁徙的图片才大功告成。张项理回忆道:“有时候摄影是一种痛并快乐的过程,它同时又具有不可复制性,这正是我喜欢它的原因。”
(记者 叶涛)
来源:浔阳晚报
http://www.jjxw.cn/2015/0408/183035.shtml
|